有首新詩在網路上傳翻了,
就是林儀的「注音練習」,
為什麼傳翻了呢?
因為這首詩,
是今年林榮三文學獎的首獎!
剛好教到琦君的「髻」,
這篇散文用髻,
而林儀的「注音練習」,
則透過ㄅㄆㄇ注音符號,
舉重若輕的寫盡母親的一生。
這樣的對讀太精彩了!
立馬設計一個簡單教學活動。
我先介紹林榮三文學獎給孩子們,
他們沒想到有這麼
高額獎金的文學賽事。
接著,
我給他們讀這首「注音練習」,
告訴他們這首詩價值15萬,
哦哦哦哦哦!
鍍金的詩讀起來又是另一番風味。
再來,我給他們一個情境。
假設你是文學獎評審,
評選出這首詩為今年首獎。
現在,你要給參賽者一個解釋,
為什麼他是今年首獎,
你要怎麼寫「評審意見」,
才能讓其他人心服口服呢?
其實,說穿了,
就是要他們寫新詩賞析。
但差別在於,代換成評審視角,
拉高格局,會讓孩子們跟著自重。
我跟他們解釋,
最簡單的「評審意見」
包含三個部分:
分析主題、拆解技巧、點出評價
要當厲害的創作者不容易,
但你可以先從當個評論者開始修煉。
讓他們兩兩討論後,
我就開始讓他們上台整理想法了。
「這首詩是在寫作者的一生」均佑說。
「確定是寫作者的一生嗎?
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我問。
「老師,我覺得是在寫女性的一生,
在家族中不斷被犧牲,
然後生兒育女,卻從未好好做自己的。」
佩勳接著補充說。
「非常好,你掌握到重點了。
那有人能告訴我,
這首詩用了什麼技巧嗎?」我接著問。
昀蓁舉手說:
「裡面用了注音符號的聲母和韻母,
讀來特別生活化。」
「不錯,那聲母和韻母
還有沒有特別含義呢?」
這回孩子們沈默了。
「如果從諧音來看,
聲母諧音可以是什麼?」我繼續引導。
「生母!」有孩子發現了。
「漂亮!那韻母呢?
是不是可以隱喻為孕母呢?」
哦哦哦哦哦!
突然有一種起雞皮疙瘩的感覺了。
「說實在,你讀這首詩覺通順嗎?」
他們搖搖頭。
「為什麼?」
我沒打算放過他們任何思考的機會。
「就國語和注音夾雜,
有點斷斷續續。」
「非常好,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做?」
「是不是因為母親不認識字,
用這樣的方式表現她練習認字。」
子秦說。
「你抓到關鍵了!」我非常振奮。
「好的文學,懂得以此說彼,
像琦君用髻來代表母親和姨娘的心結,
而林儀則用注音來隱喻母親的一生。」
我做了個總結。
文學不必高深莫測,
只要一步步帶他們抽絲剝繭,
孩子們就會發現好的文學,
是一道道美麗的謎題,
等著我們,去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